清明和谷雨是春季的較后兩個節(jié)氣。此時的陽氣已經(jīng)升發(fā)到占人體的主導地位了,所以對于肝陽應重“疏”而輕“補”。另外,清明到谷雨時節(jié)百花盛開,花粉顆粒是常見的過敏源,再加上臨近夏季會出現(xiàn)“心火克肺金”,因此這兩個節(jié)氣補肺是必不可少的;較后,清明和谷雨仍屬春季節(jié)氣,春應肝木,而肝木克脾土,所以除了補肺之外,保養(yǎng)還應著重健脾祛濕。
01溫補肺氣
溫補肺氣首選泗濱砭石砧。可提前將砭石砧加熱,溫度以自身耐受為宜,在背部雙側肺俞穴熱敷15-30分鐘。一般每天熱敷一次即可,如果是肺氣較虛的朋友可酌情增加次數(shù)。因砭石接觸人體時有增加微循環(huán)血液流速的功能,且砭石與人體接觸面積越大、本身質量越大則效果越明顯。
除了溫補肺氣之外,保持手太陰肺經(jīng)的通暢也是增強肺功能的好方法。具體手法為使用刮痧板的刃部(薄邊)從中府穴一直刮拭到少商穴。泗濱砭石材質細膩光滑,刮拭皮膚時可不用刮痧油。可一段一段的刮拭,刮到皮膚發(fā)熱,并能感覺到熱力滲透至皮下即可停止。不需要刻意追求出痧。每天刮拭一次,可人為加快肺經(jīng)的代謝,保持肺經(jīng)的通暢。
02疏肝開四關
清明是傳統(tǒng)的祭掃時節(jié)。對逝者的緬懷或追思會對人的情志造成影響,此時肝木正處于升發(fā)較旺的狀態(tài),如情志不舒極易引發(fā)肝氣郁結,久不疏解就會郁而化火引發(fā)其它病癥。
清明時節(jié)疏肝有兩個方法:一是“開四關”。四關,指雙手的合谷穴、雙腳的太沖穴。這四個位置是人體氣機通暢的關鍵,尤其適用疏肝解郁的情形。可選擇泗濱砭石按摩錐或羊角錐,在這四個穴位點揉,力度以患者能接受的較大力度為宜,每次每穴點揉1分鐘,應能感受穴位的酸、麻、脹感。每天可以點揉多次,不拘于時間地點。
另一個疏肝的方法是將泗濱砭石平安扣佩戴在雙乳之間的膻中穴。砭石有增加微循環(huán)血液流速的功能,而膻中穴是人體內宗氣會聚的重要部位,將砭石置于膻中穴位置可改善其附近的血液流速,起到調節(jié)全身“氣”的運動狀態(tài)的作用。另外,情緒波動較大時可將平安扣順著胸骨的方向自上而下刮拭,刮至情緒恢復平穩(wěn)狀態(tài)即可。
03健脾祛濕
從清明開始,全國的降水逐漸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會越來越大。同時,春分過后肝陽升發(fā)就會越來越旺盛,容易造成肝木克脾土,從而影響脾胃功能。脾較怕濕,所以在這段時間,養(yǎng)生還要健脾祛濕。
選穴三陰交、陰陵泉和太白穴。用泗濱砭石錐或羊角錐點揉。每次每穴點揉1分鐘左右,感受穴位有酸、麻、脹感為宜。力度需由輕至重,以自身耐受為宜。每天不拘時間地點可點揉多次,達到健脾、補脾的目的。三陰交穴除了補脾之外,還對多種婦科疾病有幫助。
春季需疏通肝膽,可用砭尺拍打大腿至小腿外側。谷雨前后可在拍打時增加豐隆穴,達到祛痰濕的目的。三陰交、陰陵泉、太白可強健脾功能,豐隆穴可運化痰濕,保證脾胃功能正常,運化功能才會正常。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術養(yǎng)生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wǎng)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wǎng)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wǎng)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jù)。
3、如果您對砭萃網(wǎng)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lián)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