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咳嗽、鼻咽發癢、噴嚏、胸悶、然后突感呼吸困難,喉中哮鳴、呼氣延長砭石,不得平臥,煩躁、汗出,甚則紫紺。
【病因病機】
痰飲、外感,花粉、煙塵過敏都是致病原因。脾虛、腎虛為內因,由于長期不愈而肺失宣肅,氣候、情緒變化時而發病,反復發作,加重體虛,甚至侵害心臟。腎虛不能納氣也是發病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病常常肺、脾、腎三臟同治。
【診斷】
以典型癥狀為診斷要點。發作時胸部多較飽滿,叩診呈過度反響,兩肺聽診布滿哮鳴音。X光攝片可作鑒別診斷。
【辨證】
1.實證
?。?)寒飲伏肺
遇寒觸發,胸膈滿悶,呼吸氣促,喉中痰鳴,咯痰稀白,初起多兼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流清涕,舌淡苔白滑,脈浮緊。
?。?)痰熱壅肺
喘急胸悶,喉中哮鳴,聲高息涌,痰黃質稠,咯吐不爽,發熱口渴,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2.虛證
?。?)脾肺氣虛
咳嗽氣短,動則加劇,咳聲低怯,痰液清稀,畏風自汗,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脈遲無力。
?。?)肺腎陰虛
短氣而喘,咳嗽痰少,頭暈耳鳴,腰膝酸軟,潮熱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
?。?)心腎陽虛
喘促短氣,呼多吸少,氣不得續,畏寒肢冷,尿少浮腫,甚則喘急煩躁,心悸神昧,冷汗淋漓,唇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舌苔薄白,脈沉或微弱而結代。
【砭石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溫肺散寒,止哮平喘,清肺熱,補脾腎。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實證
a.肺俞、中府、孔較、列缺、尺澤、定喘、豐隆穴點壓;
b.天突經膻中至鳩尾段劃法;
c.手陽明經上肢段拍法。
?。?)虛證
a.肺俞、膏肓、氣海、腎俞、足三里點壓;
b.太淵、太溪點刺;
c.太陰皮部刮法。
3.加減
風寒加風門點壓;痰熱加大椎及周圍刮法;肺腎陰虛加關元指振法;潮熱盜汗加陰郄、復溜點壓。
4.方義
取肺之俞、募穴肺俞、中府調理肺臟氣機、止哮平喘;孔較為肺經郄穴,主急性發作性病癥,肅肺化痰,降逆平喘;列缺、尺澤,手太陰經穴絡穴配合,共同宣通肺氣;定喘為止哮平喘的經驗穴;豐隆為豁痰要穴;天突降逆順氣、祛痰利肺;膻中為氣之會穴,寬胸理氣,舒展氣機;膏肓可培補肺氣;氣海、腎俞補之以納腎氣,肺腎氣充,則上有主而下能納;氣機升降才能和順。取足三里調和胃氣,以資生化之源。肺原太淵、腎原太溪,補二穴以充肺、腎真源之氣。實取手陽明拍法以清肅肺氣;虛取太陰皮部以補肺、脾之氣,均為調理陰陽之舉。
【醫案舉例】
阮先生43歲 公司經理2000年10月
哮喘十余年,服中西藥療效不明顯,每遇冬季喘重,夜不能臥,影響正常工作。
外形體胖,面白唇紅,呼吸端肩。聽診,哮鳴音明顯,自覺胸悶氣短,喜食肥甘,有20余年吸煙史,每日2盒香煙。有痰難咳出,自覺在咽部堵塞。舌紅有裂紋,脈滑數。
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肺俞至心俞段刮法;中府、天宗、尺澤、列缺、合谷點壓;膻中、鳩尾劃法;肩井、伏兔拍法;調理1次,立排稀痰約100ml,自覺胸舒氣暢。遂在膻中穴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佩守法,每日12小時以上。當年冬季未喘。后每年立冬前砭術調理1次,一直未再哮喘。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哮喘 砭石調理哮喘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