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肝氣郁結,凡憂患抑郁、肝失條達、肝氣郁滯,郁久化熱,灼傷陰血,致使顏面氣血失和而發病。
二、脾虛濕陰,凡飲食不節砭石,勞倦過度,偏嗜辛膩,致脾失健運,化源不足,氣血不能潤澤于顏觀,故色如塵垢,萎暗不華而得病。
三、腎氣虧損。因房勞過度,傷及腎精,腎陰不足,虛火上炎,以致膚失所養,或腎陽不足,陰氣彌散,腎之本色泛于顏面而成。
許多婦女面部出現色斑、暗瘡后,為自己的容貌受損而焦慮萬分。她們不去找有經驗的醫生診治,而是去美容院和商店買化妝品。還有些婦女認為面部長一些色斑、暗瘡找一些化學制劑合成的化妝品涂抹就可以解決問題。這種想法就大錯特錯了,其實這些色斑、暗瘡是那些化妝品解決不了的,因其是機體病變的反映,尤其是月經不調及-些癌癥、肝硬化等病癥的外在表現。如果不及早診治,不但影響美容,而且還會影響身體健康。
砭石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補氣活血,益氣補血,補益肝腎,清熱涼血,溫經散寒,疏肝理氣。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神闕至關元段向雙側擴至大橫、水道橫擦法,以熱為度;
b.血海、三陰交、帶脈點壓法;
c.腰部八髎穴守法。
3.加減
a.經稀、提前、小腹空墜的氣虛者加足三里、膻中點壓;
b.月經量少、錯后、色淡、頭暈、腰痠者加背部脾俞、隔俞點壓;
c.腎虛加腎俞、太溪、涌泉穴點壓;
d.肝郁氣滯加太沖、行間點刺,期門滾法或振法;
e.血熱妄行加行間、地機點刺以清瀉血分之熱;
f.寒凝加命門及周圍熨法,小腹和少腹部位熨法。
4.方義
關元為任脈要穴,又與足三陰經交會,任沖同源,神闕為關元在任脈上距離較近的重要腧穴,以二穴為中線及腹部雙側五條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橫貫擦法,可調沖任、益氣血,活血通經。血海、三陰交為脾經穴,是婦科理血調經要穴。帶脈主治月經不調。
【注意事項】
宮內放置節育環者,腹部忌用振法,慎用刮法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