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對什么是骨肉瘤、骨肉瘤的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表現、骨肉瘤的病因做了相關的介紹。后面對砭石調治骨肉瘤的方法也有詳細記錄。
骨肉瘤開始時常為間歇性隱痛,迅速轉為持續性劇痛,較后呈跳動性疼痛,患者難以忍受,以后出現局部腫脹。相鄰關節活動受限,甚至產生關節積液。有壓痛砭石,局部發熱,以及貧血和進行性消瘦。
【病因病機】
骨肉瘤致病原因多與遺傳、放射、物理、化學、病毒,外傷因素有關。中醫學認為腎主骨,骨生髓,腎虛骨弱,加之外因寒熱之邪,下陷肌膚,毒攻于內,傷筋蝕骨,致氣血凝滯,經脈(砭石使用結合穴位效果更佳,詳情請看砭石養生欄目)受阻,日久結毒成瘤,或暴力損傷骨骼,氣血瘀阻,耗精傷液,脾腎兩虛而成骨肉瘤。本病虛弱臟腑為脾腎。
【診斷】
凡骨肉瘤X線較有特征的改變為骨質增生,其中以腫瘤性新骨形成為重要特征。此外,反應性骨折增生亦摻入在內,X線顯示為骨質硬化增生。當血清堿性磷酸酶(AKP)超過6~7金氏單位以上時,對骨肉瘤診斷有意義。同位素掃描、CT、MRI的檢查都有助于本病的診斷。
【辨證】
1.陰寒凝滯 脈絡阻塞
骨瘤初起,酸楚輕痛,時痛時止,逐漸加重,有如針刺刀割,遇寒加重。局部腫塊,皮色不變。舌淡,苔薄白或白滑,脈細沉遲。
2.熱毒蘊結 氣滯血瘀
局部迅速灼痛,堅硬如石,逐漸加重,刺痛拒按,甚至局部焮熱暗紅,難潰難消,時如火燒,肢體活動障礙,轉側困難,時伴有發熱,口干,大便干結,小溲短赤,舌紅有瘀斑,脈澀或數。
3.瘀毒內結
局部腫塊,腫脹,疼痛難忍,皮色青紫,肢體活動障礙,身熱口干,咳嗽,貧血,消瘦,全身衰竭,舌暗苔膩或苔少或干黑,脈沉或緊。
4.脾腎兩虛
上肢或下肢隆起包塊,脹痛,納差,四肢乏力,腰膝痠軟,面色萎黃,舌淡或淡胖苔薄白,脈弱。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溫經散寒,活血化瘀,補益脾腎,通絡止痛。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1)陰寒凝滯,脈絡阻塞
a.患肢六經熨法;
b.病灶局部守法;
c.命門、腰陽關豎擦;
d.中脘、下脘部振法,
e.百會、風池守法。
(2)熱毒蘊結氣滯血瘀
a.大椎及周圍刮法;
b.血海、中脘、三陰交、膈俞點壓;
c.神闕、命門守法;
d.病灶局部守法及患肢六經刮法。
(3)瘀毒內結
a.患肢及病灶局部擦法;
b.督脈、夾脊豎刮;
c.與病灶局部相關的經筋撥法;
d.兩脅肋部砭震振法。
(4)脾腎兩虛
a.大包、腎俞、三陰交、公孫、涌泉點壓;
b.腎俞、八髎熨法;
c.患肢及局部病灶守法;
d.足三陰經砭震振法。
3.方義
以對證取經絡、腧穴為主,結合局部病灶及患肢近治,共同化瘀消瘤,軟堅散結。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骨肉瘤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