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表現】
初起時癢痛,局部硬結,微有紅腫,有觸痛;繼而胞瞼紅腫砭石,硬結較大,灼熱疼痛,有黃白色膿點。
【病因病機】
多因風熱之邪客于胞瞼,火爍津液而化生為癤腫。喜食辛辣炙烤食物,積熱于胃,循經上炎,上攻于目而發腫痛硬結。
【診斷】
發病緩慢,初起胞瞼局部癥狀(更多砭石醫案請查看砭石養生欄目)不明顯,但伴頭痛發熱及全身不適致使忽略本病病位。當明確診斷該癥時已有胞瞼紅腫,硬結較大,膿點發生,甚至反復多次發病。
【辨證】
脾虛濕熱上擾,胃火熱盛。
【調理(更多砭石使用和砭石養生請查看砭石百科和砭石養生欄目)】
1.治則:健脾除濕,清胃降火。
2.基本操作(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及處方
a.患部及周圍使用(相關鏈接:《泗濱砭石操作手法》)砭板守法;
b.攢竹、魚腰、絲竹空三穴連線自內向外刮法;
c.光明、頭維、完骨、合谷點壓。
3.加減
熱盛加曲池、行間點刺;麥粒腫若在下瞼處加承泣、四白點壓;濕重者加脾經下肢段叩法。
4.方義
眼瞼患部守法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環,使麥粒腫消散;攢竹為足太陽經眼部要穴,與魚腰絲竹空三穴均在目上,長于清瀉眼部郁熱而散結;光明、頭維、完骨、合谷調理目疾有特色,共同消腫祛瘀止痛。
【醫案舉例】
孫女士 28歲 銀行職員 2004年3月
自覺左上眼瞼不適,發現有一麥粒腫,硬癢,壓之有痛。舌淡紅邊尖紅,苔薄白,脈弦數。
砭術(相關鏈接:《砭石使用》)調理:使用砭板弓背,自睛明穴向太陽穴刮法,經過腫物部;再自攢竹向絲竹空刮法。后將砭板闊面敷于患處,40分鐘,每日1次。3日后堅硬之腫物變軟,10日后全消。
[進入“對癥施治”欄目,了解更多砭石調理病癥]
【標簽:砭石 麥粒腫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