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時代的人類較主要的特征,一是用火,一是用巖石制作工具以生存。石器工具除了用于自衛及獲取食物外,在人類發展的過程中很自然地將它用于治療疾病,如將用火烤過的石頭放在腹部可以緩解因飲食不當造成的腹痛;用一定形狀的石頭刮擦叩壓體表,可緩解肢體關節的疼痛;用有刃口的石頭可以切割排膿治療癰瘍……可以說,砭石療法的產生是從一種無意識的自發行為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有意識的自覺行動。
新砭石療法
1978年山東省滕縣出土了一套13枚的戰國時代編磬,這套編磬中有11枚完好,敲擊時發出的聲音十分優美。山東省音樂教師楊浚滋先生為了配齊這套編磬,用了幾年時間走遍了古泗水流域的山嶺,終于找到了消失2000年的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恢復了古編磬的完整。這項成果于1986年通過文化部鑒定,獲得文化部的科技成果獎。在1987年中國首屆藝術節上,我國古老的泗濱浮磬向全世界發出它莊嚴美妙的聲音。也正是楊浚滋先生的工作使人們重新看到并獲得泗濱浮石(泗濱砭石)。
我國著名巖石物理學家耿乃光先生出身中醫世家,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畢業,日本東京大學地球物理系研究生畢業,又潛心研究巖石30余年,開創了“遙感巖石物理學”新學科。1984年耿先生在四川省對一處石器時代遺址進行考察時發現了一塊砭石,由此引起了先生對砭石乃至中醫的許多思考,如什么是砭,它的內容有哪些;砭術的起源與發展過程是怎樣的;砭術是什么時候失傳的,失傳的原因是什么;現今有沒有必要發掘砭術;發掘砭術的關鍵是什么等等。10余年來,先生一直在工作之余研究什么樣的石頭適合做砭具,經認真考證與研究,先生提出了適合做砭具佳石的石料的三個標準:①在成分方面應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元素而不含對人體有害的物質。②在結構方面應屬細晶巖或粉晶巖類以保障其質地細膩,與人體摩擦使人感到舒適。③對人體有獨特的生物物理效應。具備條件①的巖石已被人們發現了許多,這類巖石已廣泛用于礦泉壺的制作;具備條件②的巖石也被人們發現了多種,這類巖石被人們用來制作各種按摩工具;但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石料一直沒有找到。
正在先生積極尋找制作砭具的佳石的時候,傳來了山東楊浚滋先生找到泗濱浮石(泗濱砭石)的消息。那么泗濱浮石(泗濱砭石)會不會就是制作砭具的佳石呢?先生和他的團隊利用主持“遙感用于地震預報的基礎實驗研究”的國家課題之便,對全國幾十種巖石進行物理力學參數的測量與對比研究,在一年多的時間里進行了大量科學檢測工作,包括主要成份分析、微量元素與稀土元素分析、放射性物質含量分析、薄片顯微鑒定、物理力學參數的檢測、超聲波檢測、感應增溫效應檢測、紅外輻射波譜的測定等。一系列的科學檢測表明,泗濱浮石(泗濱砭石)以其“微晶、超聲、遠紅外”三大特點,居一切巖石、礦物之冠,被認定為首選的砭具佳石。它的手感澀中有滑、硬中有軟、涼中有溫,它的物性全部滿足了前面提到的制作砭具佳石的三個條件。于是,以泗濱浮石為原料的各式砭具問世了。
[進入“砭術基礎”欄目,了解砭術操作原理及使用手法]
【標簽:砭石療法 砭石】
【本文免責聲明】
1、砭萃網站所載的文/圖等稿件均來源于網絡或砭石/砭術相關出版物,出于為公眾傳播有益健康的信息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我們不對其科學性、權威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
2、砭萃網所轉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所轉載內容中包含“極限化”或“功能性用詞”,我司聲明其全部失效,所轉載內容亦不作為廣告商品描述及公司宣傳介紹依據。
3、如果您對砭萃網所載內容有任何異議,歡迎與我司進行聯系,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進行整改或刪除。